沈阳市沈辽路的尽头,在一个不足三十亩地的小院里,隐藏着一支我国顶尖的植保专家队伍,积淀了几代生测人协作、奋进与钻研的精神,引领着我国农药应用技术的前行。
一、绿色的先驱1.农田里的守护者
生测研发部设立了4个部门,分别是杀菌剂研究室、杀虫剂研究室、除草剂研究室和新技术研究室。员工大多毕业于国内知名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和农学专业,博士2人,硕士15人。现有员工45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11人,工程师以下13人,配套工人17人,是一支科研力量均衡的优秀团队。经过多年的沉淀,在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等专业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领域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生测研发部具备年筛选5000个新化合物的能力,并建立了杀细菌剂高通量筛选平台,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对非农用农药和农药混剂试验也投入了大量精力,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
生测研发部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其中在“十二五”项目中,承担了3项研究工作,包括“杀菌剂唑菌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究”、“杀菌剂唑胺菌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究”和“杀菌剂生物活性筛选技术研究”,获得国家84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在最近结束的验收工作中得到专家好评。近五年来,承担中化集团课题5项,获得经费支持50余万元,并积极参与院支持项目,获得经费支持近百万元。多年的努力,换来了优异的成绩。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成功的发现了氟吗啉、烯肟菌酯、四氯虫酰胺、9625等多个全新结构化合物,完成了近10个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发明了玉米除草剂“地洁”等多个系列的混剂产品,创造收入超过千万元。
3.用实力去换取信任
生测研发部始终在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行业地位。专业上,建立了农药生物测定的行业SOP标准,现已出版成书,并在行业内进行推广。完善了生物测定试验体系,探索靶标试材培养方法,现能够长期、大量、稳定地繁育试验试材,一致性高,流程规范,科研管理水平高。
面对公司的战略转型,生测研发部将始终立足根本,不忘初心。在不断加强自身学术能力、提升研发水平的基础上,力图将视角放大,加强桥梁作用,积极应对来自市场的挑战,努力调整方向,将优势转化成为业绩,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
二、生测的主心骨
生测的培训制度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外邀专家讲课交流,提高技术水平;内开展英语破冰培训,周五培训总结制度,苦练内功。在英语小节目里,刘总监鼓励每个人都要发言,大家的外语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在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培训中,每个人都要利用PPT文件形式进行总结、汇报、分享,让腼腆的科学家们敢于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互通有无,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学术的上的碰撞与启发换来无数个小创新,小收获。
工作例会制度也是生测研发部的特色工作方式之一。刘总监经常不定期召开高级经理们的讨论会,来解决生测研发部存在的问题,同时召开的青年骨干交流会、新药化合物主题会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各种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也是我们团队的特色之一。我们有自己的“欢乐大家庭”微信平台。在不同的场合里,大家畅谈交流,工作的体会,假期的快乐,上班路上的趣事,中午球场上的英姿,就连笑话都那么具有生测的特点。合作的乐趣从工作时间一直延伸到生活中,让交流变得单纯而又高效。
三、“医生”们的脚步
司乃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杀菌剂新农药作用特性、作用机理和应用技术研究。2013年,司乃国教授、王斌等专家,来到中化农化进行轮岗,在梳理公司产品,进行市场调研的同时,大量走访农户经销商,在田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的开展示范试验,扩大公司的产品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司教授将销售人员召集到生测研发部进行培训学习,使他们能在工作中及时解决,让客户满意,让农民认可。
林长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理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除草剂田间登记试验及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技术负责人。2012年,俄罗斯的农场,出现严重的杂草防除问题。林长福教授配合市场销售人员,远赴俄罗斯,拜访经销商,深入田间一线。经他查看着发现当地稗草横行,咨询了解后,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多年使用同类除草剂后,造成的杂草抗药性问题。林教授现场诊断,对症下药,建议以后不要使用单剂了,要用混剂防杂草。很快稗草危害得到了控制,客户们也露出满意的笑脸。
宋玉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昆虫学会理事;辽宁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植保学会副秘书长;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农药登记室内活性验证试验”杀虫剂项目技术负责人。从事创制农药发现、新农药作用特性、作用机理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20余年。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集团资助项目二十余项,筛选出10余个自主创新、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其中2个品种已经实现产业化(四氯虫酰胺、乙唑螨腈),取得了农药登记,为我国新农药的研发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亮,高级经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从事杀菌剂生测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008年5月到7月在 Chemtura英国有限公司交流学习。通过与中国农大合作,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建立了农用细菌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具备了每年可筛选4万个化合物的能力。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 “农用细菌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的构建”等4个项目的研究负责人。其中,“高效杀菌剂烯肟菌酯创制及其产业化”项目在2007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排名第三),“创制杀菌剂烯肟菌胺混剂专利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在2010年获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技术发明奖(排名第八)。